为巩位的固金关键香港新棋现货金融局加密F能融地一招否成
最近香港金融圈都在热议一个话题——要不要向普通投资者开放现货加密ETF?证监会行政总裁梁凤仪日前的一番表态,让我看到这座国际金融中心正在下一盘大棋。 梁凤仪上周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说得很实在:"只要能把风险控制住,新技术我们都愿意尝试。"这话听着简单,却体现了香港金融监管的一贯作风——既拥抱创新,又不忘把好安全关。说实话,这比那些要么全盘否定、要么盲目跟风的做法要高明得多。 想想看,今年6月香港刚出台虚拟资产新规,紧接着就爆出JPEX交易所涉嫌欺诈2亿多美元的大案。这事儿给监管层提了个醒:创新可以搞,但投资者保护这根弦不能松。梁凤仪特别强调"监管标准必须严格遵守",这个立场相当明智。 不得不说,最近加密ETF确实火得不行。贝莱德这些巨头要推现货比特币ETF的消息一出,比特币价格直接起飞,今年涨了110%!这让我想起2017年那波牛市,但这次明显不一样——机构投资者真金白银地进场了。 美国那边预计未来两个月就要推出首只现货比特币ETF,香港要是不跟上,岂不是要把这块大蛋糕拱手让人?但香港的聪明之处在于,它没急着跟风,而是先打好监管基础。现在香港已有的几只加密期货ETF规模才6500万美元,确实不算大,但未来空间值得期待。 作为一个常驻香港的金融从业者,我深深感受到这座城市维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决心。从虚拟资产新规到现在的加密ETF探讨,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梁凤仪说的"逐步开放"策略很对胃口——就像下围棋,不能光顾着攻城略地,还得把自家后院守好。 证监会最新发布的通函已经为代币化基金和债券发行画好了路线图。梁凤仪预计会先看到"不同级别的代币化"实验,这种循序渐进的做法确实很香港style。毕竟,金融创新不是百米冲刺,而是场马拉松,既要跑得快,更要跑得稳。 说到底,香港考虑开放现货加密ETF,绝不仅仅是为了追热点,而是在下一盘巩固金融中心地位的棋。这步棋走好了,既能吸引国际资本,又能带动本地金融科技发展,更重要的是能向世界证明:香港依然是那个既开放又规范的金融枢纽。谨慎创新的香港态度
加密ETF的全球热潮
香港的金融中心保卫战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狗狗币又要起飞?这位戏精币王还能带给我们多少惊喜?
- 为什么我们押注Fhenix:一位加密投资者的深度思考
- 10月5日行情分析:震荡市的生存之道
- 当互联网迷因遇上加密货币:BRC20代币热潮背后的文化密码
- 深夜有感:以太坊V型反转背后隐藏着什么?一个老韭菜的思考
- 比特币市场迷雾重重:机构投资者集体唱反调?
- 闪电支付的未来:2025年我们将如何轻松付款
- 10月6日行情解读:暴涨暴跌背后的交易智慧
- 比特币正悄然走进千家万户:小额持有者数量突破3750万意味着什么?
- 致学教育获评学历教育标杆,成人教育的领跑者
- 比特币市场观察:10月5日关键点位解析
- 加密资产:小个子也能引发金融大地震?
- 惊魂一夜!加密市场大跳水,牛市真的结束了吗?
- 胖企鹅逆袭记:从濒临崩盘到市值翻倍的NFT奇妙旅程
- 市场反复震荡 何时才是最佳入场时机?
- 9月26日区块链早报:香港监管风暴将至,政府停摆或重创加密法案
- 币圈震荡中的生存指南:当主流币停滞时如何把握机会
- 加密货币市场暗流涌动:ETH、ADA与SHIB的十字路口抉择
- 币圈大佬悄悄布局的三大币种,现在跟风还来得及吗?
- TON+Telegram:区块链行业的下一个破局点?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