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回顾 >>正文
比特币铭波文风的生态博技术争议一场引发弈
回顾946人已围观
简介最近比特币圈子炸开了锅,起因是一位名叫Luke的开发者放出狠话。这位Bitcoin Knots客户端的维护者,同时也是Ocean矿池的CTO,公开宣称比特币铭文是利用了系统漏洞的"攻击行为"。更劲爆的是,他扬言要在新版客户端中彻底清除所有Ordinals铭文。这话一出,整个社区顿时炸开了锅。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生态的观察者,我觉得这件事特别有意思。首先跳出来反对的,自然是那些持有铭文的投资者和开发... ...
最近比特币圈子炸开了锅,起因是一位名叫Luke的开发者放出狠话。这位Bitcoin Knots客户端的维护者,同时也是Ocean矿池的CTO,公开宣称比特币铭文是利用了系统漏洞的"攻击行为"。更劲爆的是,他扬言要在新版客户端中彻底清除所有Ordinals铭文。这话一出,整个社区顿时炸开了锅。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生态的观察者,我觉得这件事特别有意思。首先跳出来反对的,自然是那些持有铭文的投资者和开发团队——毕竟这直接动了他们的奶酪。但更值得玩味的是矿工们的反应。要知道在去年铭文热潮时期,矿工们靠铭文交易获得的手续费甚至一度超过了区块奖励本身。我认识的一位矿场主就曾跟我吐槽:"这些铭文虽然占用了区块空间,但给的手续费是真香啊!"
说到Jack Dorsey支持的Ocean矿池,他们排斥铭文的立场其实早有端倪。记得去年参加一个行业会议时,就听他们的技术人员私下抱怨过铭文增加了网络负载。但问题是,比特币世界从来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目前全网17476个节点中,Knots客户端只有可怜的76个,连零头都不到。这就好比在联合国大会上,一个小国代表说要修改国际法,结果会怎样?
我最担心的其实是分叉风险。2017年比特币现金分叉的闹剧还历历在目,当时社区的分裂给整个生态带来了巨大伤害。不过以目前的情况看,这种极端情况发生的概率并不高。毕竟大多数矿工和开发者都明白,维护网络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我经常说的,在加密世界,经济利益最终会引导技术走向。
说到铭文的安全性,我在去年9月和11月的直播中就详细分析过。Ordinals确实存在理论上的风险——因为它们的数据存储在见证数据里,矿工可以选择性删除。但实际操作中,只要有一个节点保留了数据,铭文就不会消失。这让我想起早期的P2P下载网络,只要有一个人做种,文件就能继续传播。
相比之下,比特币邮票(STAMP)的技术方案确实更稳健,因为它直接把数据绑定在UTXO上。但就像Visa和银联的关系一样,技术上的优越性并不总是决定市场选择。现在铭文生态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铸造平台到交易市场,再到衍生应用。这种网络效应可不是说推翻就能推翻的。
这次风波最让我感慨的,是再次印证了去中心化的价值。记得2016年以太坊遭遇DAO攻击时,正是多客户端的架构让网络得以幸存。当时Geth客户端几乎瘫痪,但Parity等其他客户端撑起了整个网络。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设计哲学,才是区块链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我的判断是:现有铭文被全部抹除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最可能的结果是维持现状,毕竟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至于Luke的言论,更像是特定利益集团的一次试探。在比特币这个去中心化的世界里,任何试图单方面改变规则的行为,最终都要接受市场的检验。
Tags:
上一篇:为什么投资要能看到十年后的风景?
相关文章
从亿万富翁到阶下囚:SBF在地狱监狱的生存实录
回顾谁能想到,曾经挥金如土的加密货币之王SBF,如今正蜷缩在纽约布鲁克林那个被称作"人间地狱"的MDC监狱里?2023年8月那个闷热的夏天,这位昔日的金融新贵彻底跌下神坛,开始了他的铁窗生涯。监狱中的"名人堂"MDC布鲁克林可不是普通的监狱,这里堪称"恶人博物馆"。走几步可能就会碰到性侵未成年人的Ghislaine Maxwell,或者那个涉嫌诈骗的中国商人郭文贵。我听说连洪都拉斯前总统都被关在这里,... ...
【回顾】
阅读更多以太坊站上4700美元,这次真的能破历史新高吗?
回顾最近这段时间,以太坊的行情简直让人目不暇接。上周三,ETH价格一度飙升至4750美元,距离2021年11月创下的4848美元历史高点仅一步之遥。说实话,这样的涨势连我这个老韭菜都看得热血沸腾 - 要知道,ETH在过去一个月里已经暴涨了56%!关键战役:4631美元争夺战不过,市场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行情总是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灭亡。"现在ETH正处于这个"疯狂"的边缘。知名分析师... ...
【回顾】
阅读更多渣打香港携手两大巨头布局稳定币赛道,新公司三易其名终落定
回顾最近金融圈里有个大动作值得关注。渣打银行香港分行联手Web3巨头安拟集团和香港电讯,终于在8月初把酝酿已久的合资公司正式定名为Anchorpoint Financial Limited(锚点金融有限公司)。这可不是普通的企业更名,背后折射出的是香港正在加速布局的稳定币战略。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金融科技发展的观察者,我注意到这家公司的筹备过程堪称一波三折。从工商注册信息来看,这家公司就像个"爱换名字的孩... ...
【回顾】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