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化背后并存险与的狂交代机遇热潮场风一欢h社
最近朋友圈都被Friend.tech刷屏了,这款基于Base链的去中心化社交应用简直火得一塌糊涂。记得上周我还跟我们团队开玩笑说,现在加密圈的社交货币都快变成Friend.tech上的"Key"了。但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鸟,我得提醒大家:越是疯狂的时候,越要冷静分析。 这个项目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大胆地将社交影响力直接代币化了。想象一下,你可以像炒股一样"投资"你喜欢的KOL——购买他们的Key就能获得私聊权限,还能期待价格升值。我在测试的第一周就注意到,那些早期入场的朋友们确实赚得盆满钵满。 但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Key的价格不是由市场供需决定,而是完全按照一个数学公式来计算的。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越多人持有某个人的Key,这个Key就越贵。这个设计确实聪明,前期能让价格快速上涨制造FOMO情绪,但当我仔细研究后发现,后入场的投资者要回本变得越来越难。 我举个例子让大家更容易理解:假设你现在想投资一个新入驻的KOL。第一个Key只要0.0000625 ETH(约合0.1美元),但如果这个KOL火了,第10个Key的价格就涨到了100倍!听起来很诱人对吧? 但问题在于,如果你买的是第100个Key,那就需要后续再有11个人买入(总共花费约8 ETH)你才能回本。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因为没算清楚这个账,结果现在手里握着几个高价Key,天天盼着有新韭菜接盘。 更夸张的是,排名前1%的Key持有量已经超过了100个。这意味着大部分普通用户其实都在为早期玩家抬轿子。我刚看了下数据,目前最贵的Key已经炒到了7.35 ETH一个,简直是天价! 说实话,这个项目能火起来确实有它的道理。首先,它完美抓住了KOL变现的需求——每次交易KOL都能分到5%的手续费。我还记得当时看到某知名加密博主一天就赚了20多个ETH时的那种震撼。 其次,PWA(渐进式网页应用)的设计让使用门槛降到了最低。不需要下载APP,打开网页就能玩。最重要的是,那个神秘的"积分系统"和空投预期,让无数羊毛党蜂拥而至。毕竟谁都不想错过下一个Blur那样的暴富机会。 不过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我必须指出几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我最近接触的一个案例就很有代表性:某用户花高价买了个Key,结果发现KOL本人把最后1股卖了,导致这位用户完全无法卖出,眼睁睁看着资金被套。 说实话,Friend.tech现在的状态很像早期的DeFi Summer——充满了投机和泡沫。虽然各种衍生工具(比如FriendSniper、FrenTrade)层出不穷,让交易变得更方便,但核心问题始终存在:这个模式能持续多久? 我个人认为,目前的Key定价模型虽然能快速引爆市场,但天花板实在太明显。随着时间推移,新用户进入的动力会越来越弱。而且说实话,现在的社交功能简直简陋得可怜,就是简单的私聊功能,完全没有体现出"社交"二字的真谛。 在这个疯狂的市场里,我的建议是:小玩怡情,大玩伤身。如果你真想参与,不妨把它当作一个有趣的社交实验,而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机会。记住,在这个圈子里,最重要的永远不是你能赚多少钱,而是你能保住多少本金。颠覆性的社交代币化实验
疯狂的定价机制
为什么这么火?
暗藏的风险
未来的不确定性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比特币即将上演减半行情?专家预测明年或将突破25万美元大关
- 10月最值得关注的3种潜力币,机会还是陷阱?
- 当美股感冒时,加密货币会跟着打喷嚏吗?
- TRB暴涨270%背后:鲸鱼玩家的资本游戏
- 市场恐慌时,正是我贪婪的时刻
- JPEX暴雷事件:香港监管重拳出击打响虚拟资产保卫战
- 以太坊冲高回落,1750美元成多头的噩梦?
- NFT维权乱象:当数字藏品遇上维权风暴
- 空投狂欢背后:加密货币的双刃剑
- 强强联手!新火科技与CertiK携手打造Web3资产安全新标杆
- 区块链革命:从比特币到未来商业的颠覆性变革
- 以太坊1800美元大关何时破?华尔街Memes预售收官或成关键催化剂
- 以太坊交易实战:我的交易哲学与盈利心得
- AI智能体爆发元年:60个值得创业者关注的AI助理盘点
- ERC-20钱包革命:当数字资产遇上人性化体验
- 加密货币市场暗流涌动:ETH、ADA与SHIB的十字路口抉择
- 加密行业抢跑5年,华尔街能否后来居上?
- 以太坊合并一周年:环保了,但问题更复杂了
- 比特币过山车:美联储加息阴影下的加密寒冬
- 寻找下一个百倍币:我的风投选币心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