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观察香港得头金融在R中拔者的能否筹一位思考科技
记得今年6月1日那天,我和几位区块链行业的老友在香港中环的一家咖啡厅热议着一个重磅消息——香港虚拟资产新规正式实施了。手中的咖啡杯似乎都因为这个历史性时刻而变得更有份量。 说实话,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科技的观察者,我亲眼目睹了香港这些年来的转型与蜕变。李家超特首在今年4月"香港Web3.0协会"成立典礼上的那番话,至今仍在我脑海中回荡。那时候我就隐约感觉到,香港这次是要玩真的了。 但说实话,看着身边一些拿到牌照的企业朋友,他们的日子并不好过。"每个月都在烧钱"——这是某持牌交易所CEO跟我喝酒时的原话。我不禁在想: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香港需要的不只是一纸牌照,而是一个能让创新真正开花结果的生态系统。就像种地不能只撒种子而不施肥一样,监管固然重要,但同样需要商业可行性的土壤。 最近我一直在研究一个令人兴奋的概念——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RWA)。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技术范儿,但实际上它就像是为传统金融和区块链世界搭建了一座桥梁。 想象一下,你可以在区块链上购买一小部分香港中环的写字楼,或者投资一笔跨国贸易融资——这正是RWA的魅力所在。波士顿咨询预测到2030年这个市场可能达到16万亿美元,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有天晚上我在维多利亚港边散步时突然意识到:香港简直是发展RWA的天然试验场。我们有着完善的证券法律体系、成熟的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就拿证券型代币来说吧,香港现有的证券法规几乎可以直接套用。我们的投资银行在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性,在全球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些都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稳定币这个关键基础设施。当我看到新加坡的稳定币政策时,说实话有点担心。那种碎片化的做法很容易导致市场混乱,就像当年共享单车大战一样。 香港需要的是一个统一的港元稳定币体系,由政府主导但多方参与。这样既能保证稳定性,又能避免恶性竞争。毕竟,谁都不想看到金融创新变成一场无序的混战。 前几天和数码港的一位朋友聊天,了解到已经有190多家Web3企业入驻。这个消息既令人振奋,也让我感到紧迫——全球都在抢占RWA的高地,香港真的不能再等了。 MakerDAO已经在RWA领域赚得盆满钵满,美国Propy平台的代币价格三个月翻了两倍多...这些都不是偶然,而是大势所趋。香港如果错过这班车,可能会失去一次重塑金融格局的历史机遇。 在我看来,香港要成为RWA的引领者,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首先,监管部门要尽快明确游戏规则。不是简单地照搬现有证券法规,而是要制定专门适应RWA特性的监管框架。 其次,要建立一个真正开放的合作生态。银行、科技公司、监管机构需要坐在一起,共同解决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难题。 最重要的是培养人才。我最近参加了几场高校的区块链课程,发现学生们对RWA的热情极高。这让我对香港的未来充满信心。 说到底,RWA不仅仅是一项技术革新,更是一次金融民主化的革命。香港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机会,不仅能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更能为实体经济注入新的活力。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吗?牌照不是终点
RWA:连接现实与虚拟的桥梁
香港的独特优势
稳定币:不能重蹈新加坡的覆辙
时不我待
行动起来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凌科药业再获资本青睐,C轮3.22亿融资背后的医疗创新故事
- BMNR的资本魔术:揭开股权稀释的真相
- 8月26日加密市场深度分析:反弹or继续下探?
- 8.26币市观察:比特币空头掌控局面 警惕最后一跌
- Web3基础设施革命:模块化如何重塑区块链未来
- 市场观察:降息预期的博弈与币市震荡
- 鲍威尔放鸽引发市场狂欢,为何ETH成为最大赢家?
- 九月降息可能就在眼前,但市场狂欢为时尚早
- SHIB圣诞奇迹?2023年最后100天的翻盘机会分析
- 两位金融界奇才为何力挺激进降息?美联储主席角逐战暗流涌动
- 市场观察: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
- 投资这门必修课:历史是最好的老师
- 9月21日比特币行情深度解析:警惕高处不胜寒
- 比特币走势分析:市场情绪高涨,15万美元目标渐行渐近
- 8.22数字货币市场观察:BTC与ETH关键点位解析
- 币圈震荡中的生存指南:当主流币停滞时如何把握机会
- 11月16日比特币早盘行情分析:这波深V反弹你抓住了吗?
- HyperLend:为Hyperliquid生态注入资本活力的关键基建
- 币圈大咖齐聚杰克逊霍尔,美联储鹰派竟为加密技术站台?
- 加密市场暗流涌动:下一轮牛市前的布局指南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