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中我们稳健儿些事的那教会在风如何市场前行
作为一名经历过几轮市场周期的老韭菜,我想和大家聊聊市场那些永恒不变的规律。说来有趣,每当看到新韭菜们在牛市里欢呼雀跃的样子,我就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市场的故事总是在轮回上演,只是换了不同的主角罢了。 记得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我正在上大学。当时教授在课上说的那段话至今记忆犹新:"记住孩子们,市场就像钟摆,总是在贪婪和恐惧之间摇摆。"二十年过去了,这句话依然适用。从郁金香狂热到2008年次贷危机,再到最近的加密货币过山车,每一次泡沫背后都站着同样的人性。 就拿去年NFT热潮来说吧,我认识的一个朋友花20万买了个猴子的图片,信誓旦旦地说这绝对是下一个比特币。结果呢?现在那个NFT连2000块都不值。这让我想起1999年那些花大价钱买域名的人们,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每个初入市场的人都会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在牛市顶峰入场→看着资产翻倍欣喜若狂→遭遇第一次大跌不知所措→痛苦地割肉离场。这个剧本我已经看过太多次了。 记得2017年比特币冲到2万美元时,我小区楼下卖水果的大爷都在讨论买币。那时候我就知道,调整要来了。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一年里,比特币跌去了80%。但有趣的是,那些真正理解区块链价值的人,现在都获得了惊人的回报。 现在的市场环境比我入行时复杂多了。TikTok上那些"一天暴富"的视频,让多少年轻人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上周我表弟还跟我说要辍学全职炒币,因为他看到某个网红晒出了劳斯莱斯。 这些故事让我想起一个华尔街老笑话:如果你在酒吧听到擦鞋童都在讨论股票,那就是该离场的时候了。社交媒体只不过把这个过程加速了10倍。 在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后,我总结出了自己的投资哲学: 我的投资组合永远遵循"60-30-10"法则:60%配置在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资产;30%放在优质DeFi项目;剩下10%用来追逐那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机会。这样既不会错过机会,也不会因为一个项目归零而伤筋动骨。 我每个月都会固定拿出工资的20%定投,就像还房贷一样雷打不动。这个方法看似简单,但在过去5年里,我的收益跑赢了90%的短线交易者。记住,复利的魔力需要时间来发酵。 去年Luna崩盘那天,我靠着预留的20%现金在底部捡了不少便宜货。市场最恐慌的时候,往往藏着最好的机会。但前提是,你手里得有余粮。 投资这条路没有捷径。那些声称能带你快速致富的,多半是想从你口袋里掏钱的。在这个市场里,活得久比赚得快更重要。 最近我在深入研究几个新兴的Layer2项目,如果你也对区块链技术感兴趣,欢迎随时交流。记住,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里,保持学习才是最好的护城河。历史是个轮回,人性从未改变
牛熊转换:新韭菜的必修课
社交媒体时代的投资陷阱
我的投资心得:稳中求胜
1. 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
2. 时间是最好的朋友
3. 永远留一手
给新人的忠告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从CZ钱包安全经验谈:一个资深用户的加密资产管理心得
- 币圈晨报:市场暗流涌动 这些关键动态你需要知道
- BinaryX强势登陆HotsCoin:GameFi界又添一员猛将
- 2000%暴涨神话:Kaspa矿币如何玩转这场加密淘金热?
- 9月25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行情震荡中的机会与挑战
- SocialFi 2.0时代:Atem Network如何重塑社交价值分配
- 加密货币市场周报:Ordinals交易爆火背后,DeFi与NFT的冰火两重天
- 从炸薯条到加密货币之王:赵长鹏的惊险人生过山车
- 加密货币监管风向突变:美联储取消银行加密业务专项监管
- 铭文风暴再起:BRC-20泡沫狂欢还能持续多久?
- 以太坊突破2000美元后,行情会怎么走?一位老交易员的实战观察
- 区块链+AI:人类长寿研究的新革命还是医疗界的得力助手?
- 当支付巨头争相布局区块链:Stripe与Circle的Layer1暗战揭开序幕
- 比特币200天后创历史新高?这些关键指标告诉你入场时机
- 加密周报:美国政坛为比特币撑腰,华尔街大鳄纷纷押注
- 以太坊2,000美元的心理战:这次能站稳吗?
- 【市场观察】本周加密货币行情展望:平静表面下的暗流涌动
- 当区块链遇见组织激励:一场商业变革的深度思考
- 戏剧性反转!ChatGPT之父被离职24小时内或强势回归
- 洪伟谈币:抄底错过黄金期 利润缩水太可惜
- 搜索
-